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ø課程大綱填寫項目說明

永續發展目標(SDGs 17項指標)

SDG 1 終結貧窮: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SDG 2 消除飢餓: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

SDG 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 5 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SDG 6 淨水及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SDG 10 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SDG 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SDG 13 氣候行動: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共通職能向度(UCAN 8大共通職能)

溝通表達:透過口頭、書面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他人瞭解,並努力理解他人所傳達的資訊。

問題解決:遇到狀況時能釐清問題,透過系統化的資訊蒐集與分析,提出解決方案。

持續學習:了解能力發展的重要性,並能探索、規劃和有效管理自身的能力,並保持繼續成長的企圖心。

創新:在有限的資源下,不侷限既有的工作模式,能夠主動提出新的建議或想法,並落實於工作中。

人際互動:依不同情境,運用適當方法及個人風格,與他人互動或共事。

工作責任及紀律:瞭解並執行個人在組織中的責任,遵守組織及專業上對倫理、制度及誠信的要求。

團隊合作:能積極餐與團隊任務,並與團隊成員有良好互動,以共同完成目標。

資訊科技應用:運用各行業所需的資訊技術工具,有效存取、管理、整合並傳遞訊息。

 

課程分類

A群:

STEM領域課程:屬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或數學(Math)專業領域之課程。針對生活中的問題,透過工程的設計、製作與精進的核心活動,作為課程與教學主軸,歷程中並整合運用科學與科學探究、數學與數學思考、以及技術與工具等,以產生製作物暨解決實際的問題。

註:管理學院所開設課程不需要勾選STEM領域課程。STEM領域定義依教育部統計處「大專校院學科標準分類」,係指「05自然科學、數學及統計領域」、「06資訊通訊科技領域」及「07工程、製造及營建領域」。

程式設計課程:鼓勵學校針對不同專業領域及應用型態發展客製化之程式設計課程,因應學生面對數位經濟環境的學習需求,提供學生(不限資訊科技相關專業領域)修讀程式設計課程機會,藉以提升學生具備運用資訊科技能力,進而增進學生對邏輯運算及程式設計之基本認知。

創客類課程:以學生為主體,加入核心素養的元素,透過動手的過程,讓學生們學習不斷嘗試錯誤,在日常生活中也變得不怕犯錯,學會思考,學會分享,更學會動手製造,鼓勵更多的創客出現,培養學生應用在生活情境當中,真實運用知識的學習表現,體會自己創造的成就感,甚至在將來可引入國際社群組織的互動參與,強化臺灣的競爭力。

                 創客(Maker)課程翻轉單向「想」的學習模式,改善欠缺「實作」的課程設計與操作,以學生為主體,透過動手實務操作的過程,讓學生學習不斷嘗試錯誤,學會思考、分享,更學會動手製造,進而培養學生應用在生活情境中,真實運用知識成為創客的學習表現,體會自己創造的成就感,從「想」到「做」的展現,提升未來競爭力。

邏輯運算思維類課程:以運算思維為主軸,透過電腦科學相關知能的學習,培養邏輯思考、系統化思考等運算思維,並藉由資訊科技之設計與實作,增進運算思維的應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以及創新思考。

AI相關課程:

1.建立機器學習的知識、架構,並且利用程式語言完成模型建構、訓練。

2.使用OpenAI API製作AI應用,或利用ChatGPT APIEmbeddingsWhisperDALL-ECopilot、… 模型了解AI的力量。

 

ESG相關課程:

1.學習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治理)相關概念與知識,了解企業營運的永續發展評估指標。

2.探討溫室氣體排放、水資源管理、生物多樣性、碳淨零等環境(E)相關議題;各利害關係人,如人力、福利、勞資關係、社會多元性與共融等社會責任(S) 相關議題;以及商業倫理、商譽、競爭、行銷、供應鏈管理等公司治理(G)相關議題。

 

B群:

遠距課程:指由教師提出正式遠距教學申請並通過三級三審之課程。本校分為兩種類型:

  1. 正式遠距教學課程:指師生透過網路學習平台、直播視訊、行動裝置等傳輸媒體,由教師開設網路教學課程,一學期面授至少 2 次以上,且總授課時數二分之一以上以遠距教學及善用各種互動方式進行之正式教學課程。
  2. 磨課師課程:指磨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即「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同樣是遠距教學課程,不限定校內學生修課,可提供大量線上使用者參與學習與互動之課程。

創新教學課程:指為促進學生學習動機及提高學習成效,透過各種創新教學方法導入,以學習者為重心,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及熱情,翻轉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是教師跳脫傳統課程設計與授課方式,轉化為以學生為主的創新教學方式,主要在鼓勵學生課程參與促進學習成效,並關注學生學習內容,以多元方式評估學習成效,並追蹤輔導及回饋教學。本校創新教學方式包含問題導向式教學(PBL)、合作學習、行動研究、行動學習、體驗學習、數位學習、協同教學、翻轉教室、主題式互動教學、深碗課程、產業問題導向課程、或混合運用各類創新教學方式課程。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課程:指為精進教師教學品質,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從教學現場(課程)發現問題,解決教學現場實務問題,在教學課程實踐中進行之研究,本課程係配合教師申請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通過及校內教學實踐研究先導計畫通過所執行之課程。

創新創業課程:指學校得依據不同系科屬性及學生學習需求,由具有創業實務經驗,或具設計思考教學能力之教師,開設具適當之設計思考、創新實踐課程或其他創新自造學習活動,藉以啟發學生創意思維及創新想法,增進校園創意及創業精神之創新創業課程。

Top